close

啦啦隊 貢寮 脫衣 王建民 玩水 

臨江仙 夜歸臨皋 蘇軾蘇東坡想離開,結果他離開了嗎?心中想著「小舟從此逝,江海寄餘生」,實際上卻是「敲門都不應,倚杖聽江聲」。竟然沒有幫夜歸的人留一盞燈,或許家裡並沒有一位主婦吧?抑或者是因為去喝酒太晚回來,所以故意不開門?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臨江仙(1) 夜歸臨皋 蘇軾夜飲(2)東坡(3)醒復醉(4),長恨此身非我有(5)。在東坡飲酒直到半夜,便扶殘醉回到臨皋。酒後失天地,每想就著孤枕而入眠。歸來髣?(6)三更(7),何時忘卻(8)營營(9)?歸來的時候,夜已經深了,何時我可以得一日之閒暇,不必再如此奔波呢?家童(10)鼻息(11)已雷鳴,夜闌(12)風靜縠紋(13)平。門外便聽到男僕的震耳鼾聲,此時夜深人靜,外籟俱寂。敲門都不應(14),小舟從此逝。門已上了閂子,怎樣敲門也不回答,真想駕著扁舟就此離去。倚杖(15)聽江聲,江海寄(16)餘生(17)。扶著竹杖,聽著長江的水聲,不禁想遠涉江湖,了此一生。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注釋:1.此詩作於神宗元豐五年,即東坡黃州之貶的第三年。2.夜飲:一個深秋之夜,作者在「雪堂」開懷暢飲後,帶醉返回「臨皋」。3.東坡:北宋元豐三年(公元1080年),蘇軾因「烏台詩案」被貶黃州,住在城南長江邊的臨皋亭。後在附近開荒種地,名之曰「東坡」,自號「東坡居士」,還在那裡修了棟「雪堂」。4.醒復醉:醉後酒醒了,又再度「酒酣」,而不至於「酩酊」。簡言之,只是半醉,而非全醉。5.此身非我有:化用莊子「汝身非汝有也」、「全汝形,抱汝生,無使汝思慮營營」。6.髣?:音ㄈㄤˇ ㄈㄨˊ,一作「彷彿」,不能肯定,概略之詞,似乎、好像。7.三更:從晚上七點到早上五點,一夜分為五更。三更是夜晚十二時前後一個小時,相當於子時。8.忘卻:這裡指「擺脫」。9.營營:奔波、追求而無止息。10.家童:即「家僮」,家中的年青男僕。李密.陳情表:「外無期功強近之親,內無應門五尺之僮」。11.鼻息:即「鼾齁」,打呼聲。古人認為發出鼾聲,表示已進入熟睡,如「鼾睡」。12.夜闌:即「夜盡更闌」,指夜深。闌,時間已晚、將盡、即將結束。13.縠紋:縐紗似的細紋,用以比喻很細的水波。縠,音ㄏㄨˊ,縐紗。縐,音ㄓㄡˋ,有皺紋的。14.不應:沒有作出回應。15.倚杖:即「杖策」,或「策杖」,拄著枴杖。杖,即「竹杖」,如《定風波》的「竹杖芒鞋輕勝馬」。16.寄:託身、寄身。人生忽如寄,寄居於江海,又有何不可?17.餘生:剩餘的生命、下半生。

 

1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陳雅萍 的頭像
    陳雅萍

    世足預測

    陳雅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